新闻网讯 六月芳菲醉,人间仲夏时。“‘疫’别重逢,且喜平安”“且喜平安又相见,青山着意化为桥”“和风煦日,不如校园有你”“阔别稍久,欢迎回来。夏至将至,未来可期”,6月8日,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里,欢迎毕业生返校的横幅随处可见,一句句暖心话语道不尽对学生的思念与祝福,学校首批158名毕业生陆续入校,拉开2020届毕业生返校序幕。
“毕业生返校工作是当前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,是重中之重。”校党委书记张京泽强调。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返校复学工作,5月以来,随着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,学校即启动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准备工作。6月3日,学校召开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部署会议,“我们对于迎接第一批毕业生如期顺利返校是心里有底的”,张京泽表示,根据北京市工作部署,学校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学生返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,为迎接毕业生有序返校奠定了扎实基础。他强调,做好毕业生返校工作,思想认识上要重视再重视,组织领导上要加强再加强,措施安排上要细致再细致,责任落实上要到位再到位。
一大早,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黄泰岩,党委常务副书记、纪委书记马文喜,副校长再帕尔•阿不力孜,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李计勇等校领导到学校东门和西门迎接返校学生。见到返校的学生,校长黄泰岩亲切地说:“欢迎回来!疫情发生以来,学校一直牵挂着大家、惦记着大家,也一直在为大家的返校做着积极的准备,希望为你们的民大求学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。”
学生们分别从学校东大门和西门进校。入校时,校医院医护人员首先对学生的行李箱进行消毒处理,保卫部工作人员检验《返校申请表》、核酸检测证明、健康绿码后,返校学生沿规划路线间隔1米依次排队等候,人脸识别无误后进入校园。
为确保返校平安、有序,学校在东大门和西门门口设置集中接待服务点,各学院安排专人在接待服务点为返校学生做好现场报到复核,发放学校为返校毕业生准备的“防疫健康包”、就餐券、开具《入住公寓通知单》等。学生凭《入住公寓通知单》,按照设定路线到达公寓,检测体温正常后入住。学校还专门设置了临时观察区,校医院安排医护人员值班,确保同学们返校安全。
青青校园,美如画卷。“欢迎同学们返校。抗疫有你,共守校园!”在学生1号公寓门前,红色的欢迎标语在绿叶成荫的映衬下,显得格外温馨。沉寂多时的公寓楼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,迎来了朝气蓬勃的同学们。1号学生公寓是目前学校住宿学生最多的公寓楼。第一批返校的毕业生共51名,相较其他公寓,返校人数最多。在公寓入口的醒目位置,都贴有“进门出门二维码”“防控一米线”“进楼测温登记处”。这些专为疫情防控设计的进楼程序,不仅保障了返校同学平稳有序进入公寓,还能详细记录每位学生进出公寓的时间,确保返校期间学生的住宿安全。走进公寓大楼,迎接同学们的是宿管阿姨依旧亲切又温暖的笑容,在电梯间的墙壁上,阿姨们还专门用五彩绳线贴出了“爱你们,欢迎回家”的字样。她们用细心周到,温暖和照顾着每一位返校回来的毕业生们。宿舍不大,却是四年来同学们最温暖的家,也是这些不能返校的日子里,最想回到的地方。久违的大厅、久违的楼道、久违的被褥……每一件物品,每一个角落,都开启了心中的记忆,勾串出曾经在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。
早上九点,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的毕业生张雯杰,是第一个回到1号公寓楼的同学。她说:“一进校园,就有一种终于回到家的感觉,学校还给我们都发放了‘健康包’,感觉非常暖心。沿路走来看到校园环境非常好,干净整洁。又看到了熟悉的宿舍,熟悉的宿管阿姨,非常开心!虽然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,不能和宿舍里的其她室友见面,会有些遗憾,但学校周到的安排,给我带来很大安慰。从东门进校到回到公寓,一共只花了不到十分钟就办理完了所有入校及入住手续,本来还有些焦虑和担忧,都在老师们热情的指引和耐心的解答中化解了。” 在收拾了一些日常物品后,张雯杰最后说:“马上就要离开校园了,对学校的想念好像从现在就已经开始了。”
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的潘子萱同学,说:“非常感谢学院的老师们在大学四年对我的培养,虽然研究生考到别的学校,但我一定会常回来看看。宿舍的烟火气、教室的学习气、校园的生活气,会一直深深地留在心里。”
一直在1号公寓楼工作的楼长阿姨,在看到同学们返校后非常高兴。她说:“看到一张张熟悉的笑脸,真像与好久不见的亲人相见一样,虽然因为疫情原因很久没有见到大家,但再见到丝毫没觉得陌生,反而更加亲切。希望她们在毕业离校后的生活和工作,越来越平安顺利,越来越幸福美好。”
为了欢迎毕业生返校,各个公寓楼提前做了各项防疫工作,包括张贴各类安全指引标识、电梯消毒、打扫卫生等。宿管阿姨几乎全部到岗,帮助同学们解答疑问、清理物品、运送行李。
“今天一早,辅导员把我接进学校,看到学校精心准备的一切,特别感动,让我想起刚入学时候的情景”,赵超是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一名毕业生,面对今年特殊情况下的毕业形式,心里虽有点失落,但他表示能够理解,也很感恩学校、老师付出的各种努力。
云奥日格勒来自内蒙古,是理学院的一名大四毕业生。寒假至今,他一直居住在大兴。他说,尽管过去几个月学习上有诸多不便,“但老师、同学都日常在线沟通和交流,给了我很多鼓励,帮助我顺利完成了论文写作和返校准备工作。”作为一名毕业生,能待在学校的日子已经不多了,他希望好好珍惜剩下的校园时间,和老师同学们好好道个别。
“回到学校的感觉真好!”推免至教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2006级王珏对能够第一批返校非常高兴。她对于学校为毕业生返校做出的种种努力表示感谢,并表示,作为京籍学生,自己在返校途中感觉很安全,现在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已经下调到了三级,只要按照要求科学地做好个人防护,我们应该都能远离新冠病毒。
在家度过了漫长的假期,除了想念老师、同学外,学校食堂里各种各样的美食也勾起了同学们的思念之情。为了让刚刚返校的同学们吃到想念已久的味道,更为了让广大师生吃的安全、吃的放心,学校食堂提前谋划,科学制定各项工作流程。在食堂的地面上,都有明确的地标指引,单向流通,有序通行。在食堂门口处,还贴有“进门出门二维码”和“防控一米线”,食堂工作人员会亲切地提醒学生们做到“扫码进入”“扫码离开”。食堂专门推出多款价位不同的套餐供返校同学选择。不同价位的套餐,在不同的窗口购餐,方便快捷。虽然不能堂食,也无法像往常一样挑选自己心爱的美食,但这样细心周到的安排,也获得了同学们的谅解与肯定。
临近中午,第一批返校同学陆续来到食堂购餐。在购餐之前,顺着地标指引先来到的是洗手处,洗手后就可以去窗口取餐了。同学们严守“防控一米线”,购餐秩序井然有序。学校周到细致的安排,不仅确保了同学们身体的健康,也满足了同学们味蕾的享受。
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吴若曦选择了12元的套餐,她说:“在家的时候就非常想念食堂的饭菜,今天终于能吃到了,觉得非常开心。虽然没能吃到最爱的麻辣香锅,也没有同学们的陪伴,但吃到熟悉的味道,也感觉非常满足。”
自6月8日起至7月2日,学校2020届毕业生将分五批次,从各地自愿、有序返校,校园将再次充满青春气息。
今年的毕业季很特殊,2020届毕业生们或带着伤感、或带着激动、或带着不舍,没有了亲朋相伴,也没有了同学间的最后相聚,但我们相信,只要心中有爱,无论是什么方式,无论远隔千里,彼此始终都是最要好的一群人。
为确保学生返校和毕业工作平安、平稳、有序进行,学校成立综合协调、信息报送、保障服务三个工作小组,周密组织,细致安排;各学院成立由书记和院长为双组长、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、相关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,落实落细毕业生返校各项具体安排,确保各项工作要求具体、流程清晰、分工明确、责任到人、运转有序、协调高效。(摄影:李红亮 马丹妮)